为深化联合培养育人机制,切实推进学生特色培养与全面发展,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多次赴青岛校区组织交流活动,通过调研走访及政策解读、实践指导、学涯规划、安全宣教等主题班会,为进一步完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积极探索,对学生成长成才进行有益指导。
加强系统谋划,把好为国育贤“方向盘”。在青岛校区第一次师生交流会上,国卓院副院长姚鹏向同学们传达学习中组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一五七九”发展思路,从政治上、组织上、策略上对工程硕博专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解读。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姚鹏对于学生关心的异地培养管理、入企实践、评价标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并从导师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科研进行指导。
助力全面发展,用好综合评价“指挥棒”。青岛校区第二次师生交流会由2024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硕士生杨茜云主讲,以跨学科分享交流的形式展开,现场思维碰撞,师生共话成长,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在第三次师生交流会上,姚鹏为同学们解读了《山东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综合评价实施细则》,强调了学业水平、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学生关切的毕业条件、权益保障等问题进行解答。辅导员刘梦冬传达学校住宿安全管理规定和国卓院请销假制度,呼吁学生们提升安全意识,养成文明习惯。
汇聚育人合力,激活联合培养“倍增器”。为提升理工学科卓越工程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效,推动学科“出尖出峰”,国卓院牵头走访青岛校区相关部门和学院,就工程硕博士专项学生联合培养方案征求意见。实施国卓院为主导、培养学院密切协同的联合培养管理模式,不仅是学校研究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也是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对于探索以工程硕博士培养带动学科发展新路径具有借鉴意义。
青岛校区系列交流活动紧扣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目标,精准对接需求、畅通沟通渠道,为学生明晰发展方向、提升综合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学院将持续以国家战略为牵引,深化协同育人模式,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为契机,以赋能学科为动力,以更实举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加快培养国家需要的卓越工程师贡献力量。

【文:杨茜云 张欣然 图:杨茜云 李路岩 审核:姚鹏 张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