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十五五”规划建议,国卓院学生以学促干动力拉满!

发布日期:2025-11-01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建议》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殷切期望。特别是《建议》指出,加快建设“卓越工程师”等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国卓院学生高度关注,认真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反响强烈。

2024级机械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卫弛:

通过学习《建议》,我深刻理解了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路径,这让我对自身课题“机器人金属板材双面渐进成形”有了新的认识。此研究聚焦于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正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方向的基层实践。每当看到机器人协同运动精准控制板材变形的场景,我仿佛触摸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脉搏。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坚守科研一线,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2024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杨茜云:

作为网安新人,入企仨月就干上大事——参与制定公司“十五五”蓝图!才知道每个字背后都是实打实的大活儿:每天跟企业专家抠技术,才发现我们做的大系统,只是公司里一块“小砖头”,而公司做的又只是规划中“数字中国”四个字中的一个小分支。能用自己的专业为国家的发展铺路,哪怕只加一粒沙,也超酷!

2024级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媛:

在学习了《建议》后,我深刻感受到时代赋予我们工程硕博士的机遇和挑战,规划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正是我们从高校来到企业,承担由企业牵头的具有重大工程价值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目标。自入企以来,我参与高强耐蚀钢种的研发,打破国外企业对专利权的垄断,深耕材料性能优化与绿色制造技术,以专业之力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025级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李鲁齐:

《建议》提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这令我深受鼓舞。还提到,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链条推动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在未来,我会在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立足国家需要,坚定科技报国。

2024级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张骐:

我目前在中国电子云(北京)实习,从事大模型压缩与量化相关的工作,学习《建议》,更让我切身体会到科技自主攻关与产业化转化的重要性。日常和算法工程师一起把优化后的模型搬到真机上,当模型跑通并解决了实际部署问题时,那种成就感让我相信“科技自立自强”是一步步落地的事。

2024级交通运输专业博士研究生罗斌儒:

我的研究方向聚焦航空物探仪器设备研制,正是国家强化原始创新、攻关关键技术的具体实践。通过电磁仪器进行地球物理探测,服务于资源勘探与基础设施安全,需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仪器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未来,我将立足专业,攻坚核心技术,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青年力量。

2024级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王绪健:

我有幸在电科研究所参与高速测量仪器模块研发,高端仪器对国家信息与国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强调突破集成电路、高端仪器等“卡脖子”技术,与我参与方向高度契合。我将聚焦高速信号采集与精密测量等底层创新,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争做服务国家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2024级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旭:

在学习《建议》时,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关。我将继续深耕集成电路领域,努力为我国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2024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超:

在中国电子参与智能系统研发,我深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责任——要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将算法模型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我将继续把个人科研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2025级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敏丽:

作为一名材料学子,看到“先进材料”被列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我渴望在学习和研究中,努力成长为既懂材料科学、又通工程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在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添砖加瓦!

2024级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乔致中:

在企期间,我了解到高端射频芯片受制于人的困境对产业链的制约。《建议》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射频领域指明了攻关方向。在未来的科研实践中,我将聚焦高频电路设计,在5G/6G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潜心研究,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专业力量。

2024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新宇:

我目前在中交一公局参与AI+隧道应用研发,切身体会到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模式:企业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明确应用场景与技术攻关方向,高校提供理论支撑与人才支持,双方协同推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助力企业部分岗位向“少人化、无人化”目标迈进。未来,我将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助力我国数智化转型。

2024级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徐以鹏:

我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化研发中心,参与了人工智能算法优化项目,见证了技术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化。认真学习了《建议》,我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探索,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未来我将在实践中提升解决真问题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4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闫威:

在学习了《建议》后,我更加理解了作为一名国卓院的工程硕士,在企业实践阶段完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是实现服务国家需求的重要途径。我目前正在中国电子云参与国产化存储方案攻关,通过将学校里所学的存储容灾技术融合于国产化信创产品,筑牢存储安全底座,努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审核:姚鹏  张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