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适应从校园到职场,从学生到准工程师的转变,11月11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中心校区举办“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入企经验交流分享活动。联培企业为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级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硕士研究生杨茜云,联培企业为中国宝武、2024级材料与化工方向硕士研究生赵钊分别作经验分享。

赵钊以“钢结构吊车梁疲劳裂纹智能监测技术研究”为主线,围绕“启航-躬行-融合-展望”四个阶段,系统介绍了从理论准备到技术研发,再到工程落地的全过程。他结合在化工高温高压环境、制造加工与工程维护现场的实战经历,分享了“焊接钢板加固”等看似简单的理论在实际中常面临复杂工况的挑战。赵钊鼓励同学们保持谦逊、勇于创新,多与企业导师交流,注重团队协作,在实践中锻造核心竞争力。
杨茜云以“心有所向,步履不停”为主题,分享了自己从校园到职场的经历,以及在企业联合培养期间的实践心得和“通关秘籍”。她提醒同学们主动掌握个人发展节奏,避免随波逐流,并从战略高度规划未来。面对职业方向的选择,她建议大家结合自身发展目标,理性判断不同类型企业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做准备。在谈到如何将实践转化为求职优势时,杨茜云强调要敢于接受挑战、主动学习、积极争取锻炼核心能力的机会。


活动由辅导员刘梦冬主持,她表示,两位同学的分享展现了国卓院学子扎根实践一线服务国家的责任担当,鼓励大家保持利他之心,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成长。分享结束后,同学们结合个人所学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文:王诏 图:张佳欢 审核:姚鹏 张存生】